媒体:中国须拒绝
所以,这几种所谓的思维方式都挺好,谁优谁劣根本不存在,只有你更喜欢哪个之分。此前这几家平台都有补贴,对这类内容质量不高、版权存疑、不能正常接广告商业化的自媒体来说,“骗取平台补助”和“猜测算法规则获取高额流量广告分成”是主要变现途径。 可惜的是,做号者对于内容的摸索,也就到此为止。即便是做了PR,也对媒体充满敬畏,并在庸常的时日里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见解,认为写作(写稿)本该如此。 有些人一天工作强度高达十几个小时,每天能产出几十篇水稿,一些做得比较早的号、加上权重比较高,已经能稳定每天1~2千元的收入。 今日头条对标题党的审核也很严,头条内部技术团队关于标题党分类的讨论就有十几页,他们曾经把另外一家平台的标题抓取,发现超过15%都被认定为标题党。来源可能就是捕风捉影的一张图,可能是贴吧某个粉丝的帖子或者微博上某个用户的吐槽,然后就根据这张图闭着眼去杜撰想象,瞎编几段文字,比如明星离婚了,怀孕了,出轨了……这些永远是娱乐版块的热词。对标题党和谣言认定,平台都会通过人工标注相应类型,返回给机器训练,进行识别。 写稿五分钟,标题有套路 无论是以算法平台为导向的今日头条,还是以算法+人工推荐的企鹅自媒体平台,又或是几乎纯靠人工推荐的网易号,一篇做号者的稿子能否赚钱,标题占了80%的因素。 很多高速成长的平台也因此表现出了
殊不知,越是干货越是关系重大,它们不是人生哲理就是职场秘籍,所以一不小心就会被干货带进深深大沟里面。” 当然,说了知乎这么多正面的,好的方面,那么知乎就没有问题了吗?并不是。 在过去一年,我们看到,知乎的这种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,乃至是促进了诸多社会疑难、痼疾的解决落地。 魏则西、支付宝可以说只是知乎影响力的冰山一角。document.writeln('关注创业、电商、站长,扫描A5创业网微信二维码,定期抽大奖。 近期,知乎答题者"海贼-王路飞"实实在在火了一把,吃瓜群众在“喝彩”其能一人分饰多角,颇有冲击奥斯卡希望的时候,也顺道将知乎又一次推上了舆论审判台。从魏则西事件的发展路径来说,我们看到其事件经历是:魏则西知乎亲述,引发知乎平台用户讨论,爆发巨大影响力,进而引起社会媒体监督跟进报道、百度陷入舆论危机并回应整改反思,最终让历经数年、数易其稿的《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》得以落地,让互联网广告不再是灰色地带,开始走上有法可依的正轨。关于内容,我们觉得有一个“1%定律”:从人群的
没有新增用户了,现有用户的购买习惯正在向大卖家转移,因为我们能看见的广告和活动都被大卖家占据,直通车、聚划算、双十一等等,只有大卖家才有钱有资源去砸,中小卖家的拉新成本比大卖家更高,进一步阻止了中小卖家的成长。 张伟:我接着说关于内容创业焦虑的问题。 李丰:想问李翔,本质上你卖给用户的更多的是内容还是服务? 李翔:是结合在一起的。我觉得UGC是一个伪命题,UGC不是商业模式,它很难做迭代。 李丰:回到另外一个问题,你认为原来内容创作专业技能持有者在定价中是不合理的? 左志坚:因为他们是国有企业的一部分,是价值洼地,所以说这些人出来后,投资他们的话肯定是很值得的,因为原来就处于一个价值被高度低估的情况。举个例子,在场所有的女生一定知道什么样的角度自拍是最好看的,原因是手机自拍功能已经训练这个群体超过5年,有这个基础。因为知乎之前的生产者已经开始往PGC靠拢了。 李丰:票房乘以30%减掉赠送过的优惠水分,总数400亿,其中还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进口的。 本文由FreeSWorkshop之「内容创业闭门论坛」上的分享整理而成,感谢四位分享嘉宾:新世相创始人张伟、《李翔商业内参》出品人李翔、珠玑信息CEO左志坚、上海与闻文化传媒创始人张雪松,以及主持人李丰。 张雪松:我想张伟一个问题,你们现